綏中縣的歷史
http://m.polyjoyspreader.com 信息來源:綏中網 時間:2009/7/21 17:25:18 閱覽:人次
境內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息繁衍。在綏中鎮北龍王山和鎮西破臺子都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,并出土彩陶罐耳部殘片和空心鬲足等文物。這些文物屬紅山文化,和黃河流域古文化遺址淵源相同。
綏中自古就是多民族雜居的地區,在古代隸屬關系變化頻繁。
商,綏中地區屬孤竹國;西周,屬幽州;春秋,屬燕地幽州;戰國,屬遼西郡;秦,屬遼西郡;西漢,屬遼西郡海陽縣;東漢,屬遼東屬國昌遼縣;魏,屬幽州昌黎郡;西晉,屬州昌黎郡昌黎縣;東晉十六國時期,前燕是鮮卑族慕容氏所建。屬平州成周郡,后屬平州昌黎郡集寧縣。后燕和北燕,屬平州樂浪郡。
南北朝時期,北魏時,屬營州昌黎郡廣興縣,北魏分裂后,屬東魏營州昌黎郡。隋,屬柳城郡柳城縣;唐,屬河北道營州,貞觀十年(636)在烏突汁達罕部落(今前衛附近)置威州,后改瑞州,又置來遠縣。
五代,916年改瑞州為來州,屬中京道大定府來州來賓縣和隰州海濱縣。金,屬北京路瑞州(州治所在今前衛鎮)瑞安縣。元,初屬遼陽行省北京路瑞州,后改屬大寧路瑞州。
明,實行衛所制。屬遼東都司轄下的廣寧前屯衛。清,實行府、州、縣制?滴醵辏1663)屬奉天府?滴跞陮購V寧府,四年改屬錦州府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)分寧遠州六股河以西部分建綏中縣治所在中后所。
光緒28年(1902)六月,清廷批準分縣設置?h取名綏中,出于求安靖平。綏,即安撫綏靖;中,即縣治在中后所。
“綏中”乃永遠安寧的中后所之意。民國元年(1912),廢州、府制,實行省道制,綏中縣尿屬奉天省遼沈道。民國17年(1928年),廢道制,我縣直屬奉天省,次年奉天改稱遼寧。民國23年(偽滿康德元年、1934)4月,本縣屬偽滿設立的錦州省。民國32年(1943)春,中國共產黨組建凌青綏聯合縣辦事處,統轄本肢西北部抗日游擊根據地,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六專署。
民國34年(1945),“八一五”東北光復,八路軍收復綏中,9月10日成立綏中縣政府,屬冀熱遼邊區熱東十八專署。11月18日國民黨軍隊占領綏中,建立縣政府,隸屬遼寧省。
解放初,綏中縣隸屬遼西省。1954年綏中縣人民政府改稱綏中縣人民委員會,隸屬遼寧省錦州市。1956年11月改屬錦州專區。1959年1月復屬錦州市。1965年又屬錦州專區。1968年4月22日撤銷綏中縣人民委員會,成立綏中縣革命委員會,隸屬錦州市。
1980年6月撤銷綏中縣革命委員會,復建綏中縣人民政府,仍屬錦州。1989年6月12日,綏中縣改屬遼寧省錦西市。1994年9月20日,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,綏中縣隸屬葫蘆島市。
相關文章
- 大美綏中:長城角下立根臺——義烏戚家軍四百余年的孤獨守望
- 綏中范家鄉境內三山腳下-跳石溝
- 綏中止錨灣海濱——碣石
- 綏中前所古城
- 綏中天龍寺
- 綏中妙峰寺雙塔
- 綏中三山又稱東歧山-遼西名山
- 九門口水上長城
- 綏中旅游簡介
- 綏中網收集整理的東北話
網友評論
